一年前,王先生体检时发现自己血压偏高,但他并未在意。前段时间他和朋友聚会,喝了6两(约300ml)白酒,18小时后,意外发生了。
王先生突发意识不清,大量呕吐咖啡色液体,小便失禁,四肢抽搐。家人火速将他送到我们医院,到达急诊科时,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,鼾声样呼吸,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,血压高到测不出。急诊检查头颅CT显示:考虑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,急查颅脑CTA显示:前交通动脉处可见血管瘤样扩张……
颅内动脉瘤——这颗隐藏在颅内的“不定时炸弹”在高血压和酒精的双重刺激下已经引爆,血液瞬间涌入脆弱的脑组织,王先生生命危在旦夕。
我们团队立即进行急救,与家属确定治疗方案后,在急诊全麻下予以经导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。
经过团队努力,王先生被成功止住致命出血,转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。然而,他的血压一直顽固不降,多次腰椎穿刺术后都提示颅内压偏高。在我们医院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下,经过积极的降血压、预防感染、防血管痉挛、改善脑灌注等治疗,终于挺过难关。
术后,王先生意识恢复清醒,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,肢体活动也逐步恢复良好,目前已经成功出院。
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,由于血流长期冲击血管的薄弱部位而形成的凸起或鼓包,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,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,位居第三,多发于40-60岁人群。
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?
1.严格管理血压:高血压患者务必遵医嘱规律服药、定期监测、限盐饮食。
2.尽量戒烟限酒:烟草酒精都是血管“毒药”。
3.高危人群筛查:有动脉瘤家族史、长期高血压、吸烟者,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针对性脑血管检查(如CTA、MRA)。
颅内动脉瘤发病后6-24小时是黄金救治窗口期,每延迟1分钟,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。如果您身边的人突发剧烈头痛、呕吐、意识改变、抽搐,请务必争分夺秒,拨打急救电话120。
程军 杭师大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(主持工作)、主任医师
启泰网-开户配资平台-配资哪家好-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